“双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 而大型的电子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 2013年11月11日24时 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支付宝成交额达350.19亿元 刷新12年“双十一”创下的191亿元的纪录。而其中,手机淘宝就占了惊人的53.5亿。
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携程等10家电商企业纷纷打出广告促销 小编一边提醒自己乱买就剁手剁手剁手的同时又不自觉把东西往购物车放。 这个FEEL简直了醉了...
而到2012年,它却成了一个标志性节点,一个销售传奇,一个网络卖家、平台供应商、物流企业的必争之地。 围绕这个日子,线上天猫、京东、易迅、当当、国美网上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提前热身 2012年“双十一”服务于这次狂欢节的商家、快递业、支付行业、第三方服务业以及电商平台等相关行业从业者将达百万。 于是从国庆假期后至圣诞节前实体店会形成促销的真空期
你的双十一购物计划做好了吗? 在你购物的同时小编要提醒您注意七个陷阱:
陷阱1 领券容易用券难 一般大型节庆促销活动中,大多数网购商家都会参与发券、返款红包等活动 但参加活动的商品却很少,最后往往是拿着优惠赠券找不到地方花。
陷阱2 先涨价再打折 有部分奸商会先提高商品售价,然后参与促销活动,致使折后价格实际上是原销售价格,甚至高于原销售价格。 研究生小臧心仪某品牌的单反相机已久,一直在电商网站上观望价格。 她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在某大型电器购物网站上看到该款相机标价5099元 “第二天早上再看,就涨到了5999,这是在为‘双十一’打折做预热么?” 陷阱3 换下新款倾销旧款 部分品牌商应对商场打折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在商场打折期间,换掉新款,全部换上滞销的旧款。 在打折前和打折后,品牌服装款式、布局完全不同。
陷阱4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低价商品中,也不乏品质存疑的假货、水货鱼目混珠。 去年“双十一”,就有不少网购了某品牌纸尿裤的家长们通过微博等多种渠道控诉维权 反映孩子用了网购的纸尿裤,出现红屁股、水状疱疹溃烂的症状。 以次充好的现象更容易发生在“山寨”流行的电子数码产品领域 温州某高校大学生王予明告诉记者 他“双十一”网购的某知名品牌无线鼠标,用了半年后无线接收器丢了 想在当地找售后配,却被告知是仿品。
陷阱5 预付定金猫腻多 网上部分商家设置了预付定金制度,以参与预订的消费者越多商品的成交价格越低来吸引消费者 促使消费者在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消费者参加预订与最终成交价的时候预付了定金。 商家同时又规定,如预付定金后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不支付尾款,定金归商家。 如是商家原因不发货,则只退回定金。 商家做法违反了《合同法》中有关经营者不履行义务须两倍退回定金的规定。
陷阱6 “特价商品”缺货 以某样“特价商品”吸引客户进店消费,从而带动别的商品销售,这种促销手法也不鲜见。 然而,不少买家却反映,一些店铺里“特价商品”经常付款后不发货,卖家给的解释是“缺货”“售罄”或者“备货不足”。 “想给爸爸买一个剃须刀,搜到了一个价格最低的店铺,毫不犹豫地拍下了。 为了不浪费邮费,我顺便还买了些别的东西。 等了好几天,却发现到手的东西中没有剃须刀,卖家的解释是缺货,还主动将剃须刀的钱退给了我。 温州市民姚雪说,剃须刀没买到,买了一堆别的东西,但又不想自己花邮费退回去,只好认了。
陷阱7 运费“坑爹” “价格战”之余,消费者往往不太在意的网购运费其实也暗藏着“猫腻”。 有不少消费者爆料称,促销商品很低价,运费却是“天价”。 “买了一套沙发,价格挺便宜,邮费当时付了200元。 没过几天,物流却打电话来让我去郊区一个地点自提,否则送货上门要加价300元。 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搬得动沙发?只好多花300元。”何女士告诉记者。
最后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购物狂欢节噢!! *********************************************************
【活动时间】2014年11月3日-2014年11月10日
【活动内容】双十一你的购物计划做好了吗
【活动奖励】有效回帖的会员将在活动结束后获得LTB奖励: |